您的位置:首页>>智库 >>  专家视野

《专家视野》第二期:夏双青 ——水肥一体化:农业发展的绿色动力

发布日期:2024-03-26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资源的有限性,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集节水、节肥、增效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技术,其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水肥一体化是指将灌溉与施肥两个过程合二为一,通过滴灌、喷灌等现代灌溉系统,将溶解在水中的肥料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这种技术不仅能够精确控制水肥的供给,还能够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调节,从而实现精准农业的目标。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显著提高水肥利用率。传统农业中,大量的水分和肥料往往因为不合理的施用而流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而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将水肥直接输送到作物需要的地方,大大减少了这种浪费。数据显示,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高达70%-90%,同时节约肥料使用量约20%-30%。
水肥一体化技术还能够促进作物增产提质。由于水肥供应更加合理,作物的生长环境得到了改善,抗逆性增强,病虫害减少,从而使得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所提升。这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政策支持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的政策。《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广节水节肥技术,而《农业现代化推进法》则将水肥一体化列为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之一。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科研投入,不断创新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水肥一体化技术,使其更加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需求。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提供硬件支持。这包括建设现代化的灌溉设施、智能化的水肥管理系统等,确保技术的有效实施。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农民的技术采用成本。通过财政补贴、技术服务等方式,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激发他们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教学,开展技术培训班,帮助农民掌握水肥一体化的正确使用方法。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农业发展的绿色动力,它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应当把握机遇,加大力度,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专家简介:

夏双青,广西产学研智库专家,高级农艺师。




 (编辑:陈梓言    初审:庄文斌     终审:王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