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  产学研要闻

广西产学研科学研究院赴阳朔开展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专题调研

发布日期:2025-03-28


2025年3月26日,我院代表团赴桂林市阳朔县开展专题调研,围绕数字文旅、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户外经济等前沿领域,与阳朔县委书记孙国梁及相关部门深入交流,探索文旅产业升级路径,积极融入国家"数字经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践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决策部署。

 

image.png 

我院代表团向阳朔县县委书记孙国梁,就数字文旅、未来旅游产业交流讨论。

 

当前,我国正加速推进"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文旅产业成为重要突破口。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指出:"要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村庄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立足特色资源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出更多消费场景和热点,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 阳朔县作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率先探索"数字+文旅"融合模式,成为自治区落实国家战略的标杆案例。  

此次调研旨在以阳朔为样本,为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库支持。此次调研由阳朔县委办公室牵头组织,县内重点企业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占卓航空、岩邦户外运动俱乐部等协同参与,通过政产学研座谈、实地体验、技术研讨等形式,共商产业升级路径,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人工智能文旅:科技赋能激活山水诗画 在遇龙河景区,调研团队与龙河景区公司邓作钦 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深入交流,重点探讨AI技术在文旅服务中的创新应用。景区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打造的“智慧导览系统”,通过AI算法实时分析游客行为数据,动态优化游览路线;VR沉浸式体验馆以全息投影还原阳朔千年农耕文化场景,游客可与虚拟人物互动对话。邓作轻表示,景区正探索将具身智能技术融入服务机器人,实现“一机多能”的个性化服务,未来还将通过AI生成内容(AIGC)开发系列文化IP,让绿水青山与数字科技深度交融。 

 

image.png 

我院代表团和朔县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人工智能赋能文旅产业进行探讨。

 

低空经济:创新业态开拓立体空间 作为广西低空经济试点县,阳朔在低空飞行领域的探索走在前列。调研团队受邀体验占展卓空的短途载人直升机游览项目,并与展卓总经理谢波就技术应用场景展开研讨。当前,阳朔已开通阳朔的低空旅游航线,日均接待游客超500人次,同时试点无人机物流配送服务,实现偏远山区农产品“当日达”。谢波介绍,公司正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智能避障系统,未来将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低空网络,助力打造“世界级低空经济示范区”。

 

image.png 

image.png 

我院代表团对阳朔县的低空经济进行调研。

 

户外运动:生态资源转化发展动能 在岩邦户外运动俱乐部,有着“攀岩教母”之称的肖婷带领团队展示了智能攀岩墙、AR山地导航等创新装备。作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阳朔已形成涵盖攀岩、徒步、骑行、洞穴探险等多元业态的户外运动生态圈,年吸引专业选手及爱好者超20万人次。肖婷表示,俱乐部正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课程设计,开发“智慧营地”管理系统,并计划联合高校开展运动康复技术研究,推动“体育+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将阳朔打造为“全球户外运动目的地”。
d04da40325d3922c3dac5a40a672cf2(1).jpg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此次调研标志着广西产学研合作向纵深推进。通过整合高校科研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阳朔县在数字文旅、低空经济、户外运动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为全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阳朔样本”。下一步,广西产学研科学研究院将与当地共建技术转化平台,重点攻关智能装备、低空安全、生态保护等关键技术,助力阳朔构建“科技+生态+文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壮美广西建设贡献创新力量。